家教中心
学员注册
教员注册
教员库
学员库
教育资讯

“两岸猿声啼不住”辨析


来源:张家港家教网 日期:2012-10-15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 李白的《早发白帝城》一诗中有两句诗: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”为什么上句要这么写呢?《唐诗鉴赏辞典》用一个类比来解释,大意是这样:长江三峡两岸的猿声何以啼不住呢?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,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。夫蝉非一,树非一,鸣声亦非一,而因车行之速,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。这大抵就是李白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。
   这种说法使人费解,因为“啼不住”是一声声不住地叫的意思,而不是浑然一片,而且车行之速也不会使蝉声在耳中挥然一片。要使蝉声浑然一片,在耳目中变成长鸣,不会停住,除非车速与声音传播速度是同步的。不过我们乘的不是超音速汽车,这种效应我们在乘汽车时是不会有所体会的,想来李白在乘船时也不会有这种感受。所以“啼不住”不是猿声变成浑然一片的长啸,也不能作为瞬息之间的形象语,这句诗也并不单独表示速度。再说,这祥的解释,诗句就变成矫揉造作,斧凿之痕毕露了,而且这样把诗句独立起来气上下文没有联系,既不能落实末句的“已过”,更不能联系首句的“朝辞’。
    好诗应该是一个浑然整休,每句诗与上下诗句有关联。“已过”是个表示时间动作的动副词结构,这里是表示在什么时候已经过了多少路程的意思。这样说来,上句必然只是表示时间而不单独表示速度,下句是表示路程的远近也不单独表示速度,只有用“已过”把上下句联系起来,才表示出轻舟直下江陵时的快速情景。“猿声啼不住”的现象是否可以作为时间的表征呢?可以,它表征早上。因为大多数动物的鸣叫是有时间节律的,如鸟类都在清辰啼鸣。生活在高树上的群猿,清晨醒来,呼朋唤友,开始一天的生活,也大概要在清展啼叫,清晨过后,各自觅食去了,就不见它们在高树上啼叫的声音了。或问:这种推想有根据吗?必须找到出处。找出处的工作请留给考证爱好者去做吧!要说根据倒是有的。现代科学已经发现动物的机体有生活钟,有些行为是有时间节律的,所以猿啼只在清展啼叫的推想是合理的,而且任何科学研究,包括文艺科学,用假设来解释事实是允许的。
    这首诗的意境在于表达诗人当时下江陵时的轻快心情,这种轻快心情是以轻舟的快速来表达的。快速必须以时间来表度,因此,诗句应该作这样解释:(清展从白帝城出发,直下千里之外的江陵,早上三峡两岸的群猿还在不停地啼叫的时候,轻舟已经越过万重山峦)。这样,既落实了末句的“已过”又联系了首句的“朝辞”。只有这样来理解诗句,才能体会到这首诗的那种不事雕饰、浑然天成的妙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张家港勤学家教网原创



Copyright 2006-2010 张家港勤学家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地址:江苏·张家港勤学家教网